若你学有所成,便是我之希冀
——记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器乐教师赵若希
赵若希,女,199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器乐教研室青年教师,现担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乐山市二胡协会会员。从教以来,她始终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使命,不仅认真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还潜心科研,年纪轻轻就硕果累累。由于突出的教学、科研业绩,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赵若希是我校音乐学院2014届毕业生,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母校任教。“研究生三年的历练,助我实现了回到母校、和曾经的老师们共同工作的愿望。”赵若希说,“我现在回来了,但我仍在努力奔跑的路上,要让学生变得优秀,首先得自己更加优秀。”
舍弃星辰大海,回归三尺讲台
还在我校读书期间,赵若希就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她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技能突出,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荣获全国第二届金芦笙器乐大赛优秀组织奖、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一等奖、第四届校园器乐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设一等奖学金等;她还曾担任班长、代理班主任、学生分会主席,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好,被多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2014年以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考入西南民族大学继续深造,让赵若希更加出类拔萃。她不仅理论功底扎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而且专业优势明显,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还曾受邀到钓鱼台国宾馆、秘鲁、美国等地进行演出。紧张的学习之余,赵若希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她先后担任成都大学外聘二胡教师、成都市两所小学的二胡和竹笛教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二胡选修课的指导教师,参加四川省川剧团大型川剧《尘埃落定》的排练、演出。研究生阶段两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最后以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身份光荣毕业。
手捧着众多的荣誉,头顶着闪耀的光环,摆在赵若希面前的路有千万条。此刻的她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有很多平台更高、发展前景更好、条件更优越的单位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也曾考虑过,更曾心动过,因为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或许都意味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就在她万分纠结的时刻,赵若希耳畔回响起了当初她在乐山师范学院许下的愿望,她突然想起了母校恩师的谆谆教诲,似乎看到了乐师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她毅然决定将简历投向培养过自己四年的母校,决定回到三尺讲台,回到曾经的老师也是未来的同事身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远离家乡甘肃,但是赵若希觉得,只有这条路,才能让她心有繁花似锦。赵若希说:“每当给这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每当看到学弟学妹们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打心里为他们高兴,这说明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教学臻于至善,科研敢为人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虽说已经不是初为人师,但是对如何上好课,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成长这些问题,赵若希始终不敢怠慢,也不敢抱有半点侥幸心理。工作以来,她一直将教学作为重点,不断探索、学习,根据学生的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规划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学生容易懂、进度快,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她弥补了器乐教研室缺少二胡老师的遗憾,除教授二胡外,她还承担了中阮的教学,不仅如此,她也加入了音乐学院“海棠国乐”民族管弦乐团,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共同管理、指导和发展乐团,让乐团成为了校内特色、省内知名的民族管弦乐团,多次在校内外演出,受到广泛好评,乐团中的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作为青年教师,赵若希也深知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上仍有可提升的空间,鉴于此,她始终坚持端正的教学态度、谦虚谨慎的学习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每节课前,她都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思考教学手段,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后,才信心满满地走进琴房。但是,即便如此,她有时也会遇到突发状况,有时也会为教学效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懊恼。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她每节课后都会及时进行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已退休的杨昭老师曾是赵若希本科期间的二胡老师,因其高尚的情操、出色的教学、严谨的态度深受学生爱戴,赵若希也将其视为自己的偶像和榜样。每当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和障碍的时候,赵若希便会来到杨昭老师家中,做饭、洒扫、促膝长谈,每次从杨昭老师家中出来,她都会觉得醍醐灌顶,受益良多。除了向曾经的老师请教外,赵若希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听课、学习,观摩他们上课的方式方法,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每当有大师课、进修班、音乐会等,赵若希都会抓住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国家和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赵若希毅然从甘肃老家返回学校,成为了学校首例按照“一人一策”方案进行隔离的教职工。尽管人被隔离了,但她坚持认真上课的心没被隔离。由于是第一次在网上为学生上课,虽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培训,但是赵若希心里仍然没底。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打折,她不断地进行尝试、调整,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二胡教学、适应我校学生实际的道路。直播教学,配合视频拍摄,加上布置理论作业,灵活调整上课时间,按需选择上课平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让赵若希明显感觉到了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学生们看到的是屏幕中的赵若希老师,看不到的是屏幕后的那份坚持、执着与付出。
除了对教学的严谨和认真,赵若希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也同样可圈可点。当她还在本科阶段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一同去峨边采风,对当地的彝族器乐及文化做了一定调研,使她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她参与了校级重点科研课题《彝族音乐元素在民族器乐创作中的运用》的申报并担任负责人,从此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参加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她先后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在学院相同年龄段的青年教师中遥遥领先。赵若希说:“能够把我平时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形成文字,同大家分享,是一种乐趣。同时,也能给学生传递一种积极的信号。”正是秉承这样的想法,赵若希一直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实现教学科研的互相促进。
坚持以生为本,践行立德树人
或许正是因为在乐山师范学院四年的学习,让赵若希对自己的学生多了一份感情,她不仅将他们看成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也或许是因为曾经受到母校老师的耳濡目染,她已经将“以生为本”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在教学中,赵若希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永远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
学高为师,在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赵若希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需要舞台,她就多次为学生提供演出的平台。3年时间里,她组织自己琴房的学生举办了两场《朝花希拾》系列音乐会,组织乐团学生参加各类演出1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她还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荣获金奖、银奖无数。在一张张荣誉证书的背后,是赵若希不舍昼夜的辛勤付出,学生专业比赛的军功章上也有她的一半,“青春中国”第十五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活动四川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第八届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大赛复赛活动二胡项目获四川省优秀指导教师、国培计划·国艺魂获全国艺术成果展演学生组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一个个奖项是对赵若希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她的激励。在赵若希的影响下,学生也提出了想做研究的想法,对此她当然甚感欣慰,也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不遗余力。由于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前期指导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她没有放弃,主动帮助学生找资料、理思路、出点子,终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科研的花蕾也开始悄悄绽放。2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先后立项、结题,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藏彝走廊民族乐器的保护与传承—基于对凉山非彝马步的调查研究》课题获三等奖。赵若希的学生都说,能跟着赵老师学习,很幸运,也很有收获。
身正为范,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赵若希更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经常深入课堂、寝室同学生交流,通过班会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从学生进校起,她就指导成立班委会,经常组织班委干部研讨班级管理办法,培养班级凝聚力,积极组织和参与班级活动,与学生一起设计班徽,制定班规、班训,指导、参与班级音乐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开展“优良学风班”创建。班上有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专业学习有一定困难,赵若希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点和辅导,争取让每一位学生不掉队。你甚至能在学校的食堂、长椅、草坪、操场等地方,见到赵若希和她的学生在交流,看似闲谈却让学生茅塞顿开。当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犯愁时,她会主动了解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才让赵若希对班级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同辅导员老师一起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引导、安全教育等各项工作;正是由于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她所带的班级才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学生,她才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作为中共党员,赵若希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学生预备党员的入党介绍人,她总是定期、不定期地与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交流思想、分享学习心得,听取他们的思想汇报,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坚定他们入党的信念和决心。她还多次参加学生干部座谈会,分享自己曾经担任学生会主席的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干部的成长。
赵若希说,是乐山师范学院培养了她、成就了她。就像当初她的老师一样,若是看到学生学有所成,便是她之希冀,她也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